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2021-2022年西北某城市地铁环境空气质量调查研究

ZHANG Ying,MA Yuxi, ZHANG Yong, Ababaikeli ABULIMITI, HAO Wenyuan,YANG Haofeng

环境与职业医学(2023)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城市地铁站多位于地下,空间相对封闭,通风换气不足,人群密集复杂,存在较高的卫生隐患. [目的]了解某市地铁一号线空气质量状况,为防治有害因素和保障乘客健康提供建议和依据. [方法]于 2021年夏季(7~8月)和 2022年冬季(1~2月)在某市地铁一号线站厅、站台、车厢分别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分层抽样选取 6个站点,每个站点于早高峰时段(9:00-11:00)、平峰时段(11:00-13:00)、晚高峰时段(19:00-21:00)连续监测 3 d,车厢监测频次相同.监测指标包括物理因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度、噪声;化学因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臭氧;生物因素:空气细菌总数;辐射因素:氡.监测结果按照不同位置、不同时段和季节进行比较和讨论. [结果]根据GB 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某市地铁一号线物理因素多不符合要求,特别是站厅、站台、车厢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车厢风速、噪声.物理因素在不同位置有差异(P<0.05),其中夏季不同位置中车厢温度最低,M(P25,P75)为 23.9(23.3,24.6)℃,车厢风速及噪声最高,分别是 0.78(0.37,1.11)m·s-1、76.0(72.0,80.3)dB;冬季不同位置中站厅、站台温度最低,分别为 16.2(13.2,17.2)℃、16.2(13.4,17.0)℃,车厢相对湿度最低,为 26.4%(24.2%,27.9%),车厢风速和噪声最高,分别是 0.83(0.47,1.18)m·s-1、74.5(70.1,78.3)dB.物理因素在不同时段有差异(P<0.05),夏季不同时段中早高峰、平峰时段温度较低,分别是 24.0(23.0,24.8)℃、24.2(23.2,24.9)℃,晚高峰时段相对湿度较低,为 41.9%(37.0%,47.8%);冬季不同时段中早高峰、晚高峰时段温度最低,分别是16.8(13.4,19.7)℃、16.5(15.1,19.4)℃,平峰时段相对湿度最低,为26.8%(24.7%,28.6%),晚高峰时段风速最高,为0.28(0.19,0.51)m·s-1.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辐射因素均符合GB 37488-2019的要求. [结论]某市地铁一号线监测指标中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辐射因素基本都能达到 GB 37488-2019《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物理因素中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噪声多不达标,建议地铁方面充分使用空调系统,辅以加湿设备,调节温度和相对湿度.列车内工作人员应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配备防噪耳塞等措施预防噪声危害.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metro,station hall,station platform,metro carriage,air qualit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