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桃形李褐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和防治药剂的筛选

ZENG Qing, YE Sisi, XIE Shiying, CHEN Ziyi, YE Baihui,YANG Guo,GUO Tianrong,MO Yiwei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23)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从感染褐腐病的嵊州桃形李果实中分离得到 1株病原菌TXLHFJ-2,利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延伸因子(TEF-1α)基因、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比对和形态学进行鉴定,发现该菌株为美澳型核果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 22.5℃.在PDA培养基上,加入 6种杀菌剂(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异菌脲、苯醚甲环唑、啶酰菌胺和代森锌)进行室内防效试验,发现 5.0 mg/L戊唑醇、5.0 mg/L甲基硫菌灵、5.0 mg/L异菌脲、25.0 mg/L苯醚甲环唑、90.0 mg/L啶酰菌胺、100.0 mg/L代森锌均可完全抑制褐腐菌生长,经杀菌剂处理后,再用健那绿 B 和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染色发现,经杀菌剂处理的菌丝的绿色和红色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再经碘化丙锭(PI)染色发现,杀菌剂处理后的菌丝的红色荧光强度均比对照组的强,说明 6 种杀菌剂处理均可使褐腐病病原菌的细胞膜完整性受损,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形成,从而抑制菌落生长.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病原菌表现出良好的田间防效,分别为 81.63%、80.49%和 79.98%,但三者无显著差异,基于农药管理办法,建议使用苯醚甲环唑防控桃形李果实褐腐病.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