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中上泥盆统腕足动物的附生生物及其生态响应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2023)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结壳生物和宿主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了海洋硬底群落的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能够为地史时期的关键事件提供古生态学证据.中晚泥盆世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物演化和环境事件,其过程和机制仍有许多不明之处.从四川龙门山地区吉维特期—法门期地层中采集了大量被附生的腕足动物宿主,其中的3 067枚腕足动物标本中,筛选具有附生生物的腕足类宿主618枚,鉴定为7种,归入7属.附生生物为6个类群,包括横板珊瑚、四射珊瑚、多毛类、疑源类、变口目苔藓虫以及无铰纲腕足类.本文对腕足类宿主壳体上不同分区附生生物的多样性及丰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腕足动物宿主的壳体,近喙部与主端的分区附生生物丰度都较低,原因可能是其直立底栖时喙部和主端后部靠近底质,附生生物难以附着.附生生物在宿主背壳与腹壳上丰度大小主要与腕足动物的生活方式有关,除成年后仍直立生活的Cyrtiopsis sp.,Cyrtospirifer sp.外,其他腕足类由于成年期躺卧生活,因此背壳上的附生生物明显多于腹壳.而附生生物在各分区的丰度和生长方向则与附生生物的生活类型直接相关,寄生类型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而伴生类型则无明显方向性.此外,腕足类的埋藏特征、与附生生物的关系等对沉积环境也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