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血管壁成像特征与CAS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关系

Zhonghua yi xue za zhi(2023)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MRI血管壁成像特征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自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接受CAS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共89例,其中男74例,女15例,年龄43~87(67.8±8.2)岁。术前检查均完善颈动脉MRI血管壁成像,分析颈动脉斑块中是否存在大脂质核、斑块内出血和纤维帽破裂,将不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斑块定义为稳定斑块组(34例),反之为易损斑块组(55例),并计算每个斑块具有的危险因素数量。术中记录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术后多巴胺的使用情况。将斑块具有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临床结局作为因变量,计算 RR值,并比较不同危险因素数量的患者上述临床结局的差异。 结果:易损斑块组术中血压下降、术中心率下降的发生率高于稳定斑块组[60.0%(33/55)比14.7%(5/34),38.2%(21/55)比14.7%(5/34);均 P<0.05]。MRI血管壁成像特征中,大脂质核45例,对血压下降和心率下降的 RR值分别为3.15(1.69~5.87)、2.20(1.07~4.53);斑块内出血37例,对血压下降和心率下降的 RR值分别为2.70(1.61~4.55)、2.25(1.15~4.39);纤维帽破裂29例,对血压下降和心率下降的 RR值分别为1.50(0.94~2.40)、1.29(0.67~2.49)。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越多,术中血压下降和心率下降的发生率越高:危险因素为0~3个时,血压下降发生率分别为14.7%(5/34)、9/18、11/18、13/19( P<0.001),心率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14.7%(5/34)、6/18、7/18、8/19( P=0.022)。两组间术后使用多巴胺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颈动脉斑块MRI血管壁成像提示颈动脉易损斑块危险因素越多的患者在进行CAS时出现血压和心率下降的风险越高。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Atherosclerosis,Radiology,Carotid,Plaque,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arotid artery stenting,Hemodynamic instability,Cross-sectional stud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