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定植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的发生率及其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2023)

引用 0|浏览2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的定植率,及其引起血流感染的比例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进行直肠拭子CRE筛查的患者共4 993例,其中筛查阳性患者137例,收集阳性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高风险人群CRE筛查的阳性率、定植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及定植患者CRE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CRE筛查阳性与转为血流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使用χ 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以相对危险度( OR)及其95%置信区间( CI)表示,双侧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原菌耐药率采用WHONET 5.6软件分析。 结果:研究期间,共4 991例进行直肠拭子筛查的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其中137例患者筛查阳性,阳性率为2.7%(137/4 991),其中重症监护病区和血液科病区阳性率较高,分别为5.5%(27/493)和3.3%(109/3 321)。CRE筛查阳性患者共分离出145株定植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63株(43.4%,63/145)、大肠埃希菌52株(35.9%,52/145)、阴沟肠杆菌16株(11.0%,16/145)和其他肠杆菌目细菌14株(9.7%,14/145),CRE筛查阳性定植菌以产金属β内酰胺酶为主。分析145株定植菌对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对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敏感度最高。137例筛查阳性患者中,14例(10.2%,14/137)转为血流感染,共分离14株病原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0株、大肠埃希菌4株,以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为主。同一患者血流感染分离菌株与其前期筛查菌株产酶类型和抗菌药物耐药性高度一致。将CRE筛查阳性患者与CRE转为血流感染患者相比较,单因素分析中手术史、中性粒细胞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直肠拭子筛查前抗菌药物使用史、入院48 h筛查、菌株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分析中,手术史( OR值为24.659,95% CI 2.540~239.411, P=0.006)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OR值为93.796,95% CI 6.294~1 397.804, 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RE在我院患者体内定植率较低,但筛查阳性患者转为血流感染的比例较高,手术史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定植转为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高风险病区及易感患者的监控和防治。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Enterobacteriaceae infections,Bacteremia,Risk factors,Rectal swab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