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例前列腺癌患者错配修复基因胚系突变临床研究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2023)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了解前列腺癌患者错配修复(MMR)基因胚系致病性突变携带情况及MMR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至2022年收治的85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胚系基因测序数据,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突变分类标准指南、Clinvar数据库和Intervar数据库评估突变的致病性.比较MMR基因突变患者(MMR+组)、携带除外MMR基因的DNA损伤修复(DDR)基因胚系致病性突变患者(DDR+MMR-组)、未携带DDR基因胚系致病性突变患者(DDR-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对去势治疗的反应.结果:855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3例(1.52%)患者纳入MMR+组,其中MLH1基因突变1例,MSH2基因突变6例,MSH6基因突变4例,PMS2基因突变2例;105例(11.9%)患者纳入DDR+MMR-组;737例(86.2%)患者纳入DDR-组.与DDR-组比较,MMR+组患者初诊年龄小(P<0.0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低(P<0.01),而在格里森评分和TMN分期方面未发现明显的差异(均P>0.05).MMR+组、DDR+MMR-组和DDR-组进展至去势抵抗阶段的用时中位数分别为8个月(95%CI:6个月~无法估计)、16个月(95%CI:12~32个月)、24个月(95%CI:21~27个月),其中MMR+组达到去势抵抗状态的时间较DDR+MMR-组和DDR-组明显缩短(均P<0.01),而DDR+MMR-组与DD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发、初诊PSA水平低却伴转移或去势治疗早期耐药的前列腺癌患者推荐进行MMR基因突变检测,以便为后续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