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源肽锌纳米粒体外胃肠道消化稳定性及作用机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2023)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体外模拟消化对牡蛎源肽锌纳米粒(OPH-Zn)稳定性及其结构的影响,揭示OPH-Zn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各种光谱仪(紫外、红外和荧光)、电镜(扫描和透射)以及粒度仪测定模拟消化液中OPH-Zn的锌含量、表面形貌、二级结构以及粒径分布变化。研究发现,OPH-Zn总锌含量高达228.89±2.53 mg/g;在模拟胃液消化过程中,OPH-Zn和ZnSO4对照中可溶性锌含量变化不大,且两个样品无显著差异(P>0.05);转为模拟肠液消化时,OPH-Zn和ZnSO4的锌溶解性分别降低了28.07%和55.31%(P<0.05),与ZnSO4相比,OPH-Zn可溶性锌含量显著高于ZnSO4(P<0.05);光谱分析发现,OPH-Zn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保持相对稳定,但在由胃液过渡到肠液时,Zn2+与肽键中氧原子和氮原子的配位作用发生变化,电镜结果显示不同消化程度的OPH-Zn表面微观结构和颗粒大小也存在一定差异。结果表明,OPH-Zn在模拟胃肠道消化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一种有商业潜力的补锌剂,同时其结构变化的规律也为肽锌纳米粒的开发和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in vitro digestion,oyster protein hydrolysate zinc nanoparticles,stability,structure,dynamic variation rul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