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级差示扫描荧光法在阿达木单抗热分析中的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2023)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纳米级差示扫描荧光法(nanoDSF法)检测阿达木单抗熔解温度(Tm)的可行性及潜在应用.方法:采用nanoDSF技术对0.25、0.5、1、5、10、50 mg·mL-1 6个不同浓度下的阿达木单抗Tm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参数设置:升温区间为25~95℃,升温速率为1℃·min-1,收集内源性荧光信号测得Tm,重复检测5次.通过将阿达木单抗与制剂缓冲液的Tm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确认方法的特异性;通过6个不同浓度下阿达木单抗5次Tm检测结果的离散度评估,得到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将0.25、0.5、1 mg·mL-1 3个浓度下阿达木单抗的Tm检测结果与相应浓度下的差式扫描量热法(DSC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nano DSF技术的检测准确性进行评价;进行上述方法学验证后,将该技术应用于阿达木单抗原研药与6种生物类似药Tm的相似性评价.此外,本研究还通过收集抗体分子在升温过程中的散射光信号,对6个不同浓度阿达木单抗的起始聚集温度(Tagg)进行检测.结果:nanoDSF技术能够检测单抗样品的Tm,而相应制剂缓冲液则并无特征性曲线,说明该方法具有特异性;nanoDSF技术检测0.25、0.5、1、5、10、50 mg·mL-1 6个不同浓度的样品,每个样品各检测5次,Tm值检测结果间RSD均在1%以内,说明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DSC法的结果相比,nanoDSF普遍低2~3℃,但2种方法测量的Tm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在0.99以上;nano DSF技术测得0.25、0.5、1、5、10、50 mg·mL-1 6个不同浓度阿达木单抗的Tm图谱基本一致,Tm1和Tm3检测结果也没有明显差异,Tm2有随着浓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在阿达木单抗原研药和生物类似药的相似性研究中,nanoDSF法与DSC法的检测结果间也是相关的;此外,在检测Tm的同时检测起始聚集温度(Tagg),随着浓度升高,检测到的Tagg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这对Tm检测结果的解释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结论:nano DSF技术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精密度、准确性和较广的浓度适用范围,适用于原研药与生物类似药热稳定性的相似性研究等.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