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脉收缩压与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模型评估的心血管病10年风险的关系

Chinese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23)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究无创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与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China-PAR)模型评估的心血管病10年风险(China-PAR 10年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9-12月对北京市石景山区动脉粥样硬化人群队列进行随访调查,从中筛选cSBP和China-PAR模型所需数据完整、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脑卒中病史的研究对象共2 051例.cSBP通过Omron HEM-9000AI测量获得.10年心血管病风险通过China-PAR模型计算获得,其风险<5.0%、5.0%~<10.0%、≥10.0%分别定义为低、中、高风险.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cSBP水平与China-PAR 10年风险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BP水平与China-PAR 10年风险是否为高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cSBP第1、2、3三分位组China-PAR 10年风险分别为5.05%(2.93%~8.77%)、8.23%(5.05%~12.55%)、11.67%(7.41%~17.27%).随着 cSBP 升高,China-PAR 10年风险显著升高(x2=368.85,P<0.01).多因素线性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协变量后,cSBP每增加10 mm Hg,China-PAR 10年风险增加0.95%(B=0.95,95%CI 0.80~1.10),10年心血管病高风险的比例增加36%(OR=1.36,95%CI 1.26~1.46);与cSBP最低三分位组相比,第2三分位组的China-PAR 10年风险增加1.06%(B=1.06,95%CI 0.48~1.64),10年心血管病高风险的比例增至1.82倍(OR=1.82,95%CI 1.34~2.47),最高三分位组的China-PAR 10年风险增加3.20%(B=3.20,95%CI 2.56~3.84),10年心血管病高风险的比例增至3.22倍(OR=3.22,95%CI 2.35~4.42).进一步去除正在服用降压药的人群后,二者的相关性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北京社区人群中,无创cSBP越高,China-PAR 10年风险越高,提示无创cSBP对预测国人10年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