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前路松解后路固定治疗伴咽后颈内动脉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2023)

引用 0|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前路松解后路固定治疗伴咽后颈内动脉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13例伴有咽后颈内动脉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均采用一期颈前路寰枢关节松解,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男8例、女5例,年龄(46.1±12.6)岁(范围34~65岁).术前均行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MR和CTA检查,伴有双侧咽后颈内动脉4例、单侧9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寰齿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Chamberlain线(Chamberlain line,CL),以及咽后颈内动脉形态变化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45±21)min(范围210~260min);术中出血量(490±107)ml(范围350~600ml).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1±6.2)个月(范围9~24个月).术前JOA评分为(6.9±2.3)分,术后1个月为(13.5±2.5)分,末次随访为(14.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91,P<0.001);术后1个月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JOA评分改善率为75.6%±15.2%;末次随访与术后1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DI为(8.9±2.2)mm,术后1个月为(1.1±0.8)mm,末次随访为(1.2±0.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69,P<0.001);术后1个月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I恢复正常水平;末次随访与术后1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L为(11.7±4.8)mm,术后1个月为(1.6±2.1)mm,末次随访为(1.8±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19,P<0.001);术后1个月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齿突位置恢复正常水平;末次随访与术后1个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植骨融合时间平均10.2个月(范围6~12个月).术中未发生颈内动脉、椎动脉、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寰枢椎脱位患者前路松解术前应行CTA检查,了解颈内动脉位置和形态;颈前路松解联合后路植骨融合固定是治疗伴咽后颈内动脉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术式,且术中需注意避免损伤颈内动脉.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