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18年天津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性别差异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Informatics and Management(2023)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近20年天津市居民预期寿命性别差异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区域健康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简略寿命表、预期寿命差异的年龄和死因分解法对天津市户籍居民1999—2018年的死因监测数据进行性别差异分析,计算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死亡率对预期寿命性别差异变化的影响值和百分比.结果 天津市户籍居民预期寿命差值从1999年的2.62岁上升至2018年的4.37岁;0岁组对预期寿命性别差异的影响率从6.45%下降至1.11%,1~44岁组的累计影响率从20.17%下降至12.94%,45岁及以上组的累计影响率从73.37%上升至84.94%.0~44岁组先天畸形、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以及损伤中毒死亡率的下降缩小了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而45岁及以上组恶性肿瘤、心脏病、糖尿病、意外伤害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的上升拉大了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结论 天津市男性预期寿命持续低于女性,性别差异在扩大.应重点关注45岁及以上男性人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不断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减小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