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近岸珊瑚礁海域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

Environmental Chemistry(2023)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作为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一种新型污染物,具有颗粒小、难去除和分布广等特性,并且易携带有毒有害物质,易被生物吸收,因此海洋微塑料成为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研究近岸珊瑚礁海域水体中微塑料的污染分布特征有助于了解陆源污染对近岸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珊瑚礁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为探究中国南海近岸珊瑚礁海域(文昌和徐闻海域)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本研究采用拖网法(0.33 mm)在该海域设置10个站位并收集表层水体中的微塑料样品,经过微塑料鉴定及数据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南海近岸珊瑚礁海域表层水体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1.186±1.370)n·m-3,高于外海珊瑚礁海域;与国内外其他近岸海域相比,其丰度处于中等水平.(2)粒径0.1-3.0mm范围内的微塑料数量检出最多,占总数的82.1%;文昌珊瑚礁海域微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主要颜色为白色,形状以纤维为主;徐闻珊瑚礁海域主要成分为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主要颜色为白色和透明,形状分布相对均匀,以片状和泡沫状为主.(3)南海近岸珊瑚礁海域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分布主要受地形、河流输入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丰度高值站位主要位于海湾、港口、河口等易于微塑料的积累的位置.(4)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是文昌珊瑚礁海域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而废弃的日用品和农渔业用品是徐闻珊瑚礁海域表层水体中的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人类活动对海洋微塑料丰度和组成有很大影响,因此,应加强南海近岸珊瑚礁海域的污水排放和渔业活动管控,预防和减少微塑料污染.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