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果刀孢菌在野杏叶片致病过程中主要酶的种类及活性分析

LIU Chuli,LU Hailong, CHEN Hongjin,SUN Hongtao,MA Rong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2023)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明确引起野杏穿孔病的嗜果刀孢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在致病过程中主要酶的种类及活性.[方法]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开展了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及其活性的测定,并分析了野杏叶片受嗜果刀孢菌侵染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首次发现嗜果刀孢菌在体外不同诱导物培养条件下均可产生木聚糖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等6种细胞壁降解酶,且酶活性呈显著差异.嗜果刀孢菌侵染野杏叶片后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中PG和PMG酶活性最高,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最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3种抗氧化酶活性随嗜果刀孢菌侵染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结论]首次明确果胶酶在嗜果刀孢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野杏叶片受嗜果刀孢菌危害后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升高.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