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体积对3种不同撞击器评价1种载体型粉雾剂分散沉积表现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s(2023)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不同撞击器尽管设计原理类似,但由于内部结构不同,对相同产品的评价结果常常有差异.本研究尝试探究3种不同撞击器在不同吸气体积下对1种载体型粉雾剂(DPI)体外评价结果的差异及原因,同时讨论3种撞击器在DPI体内外相关性研究中的适用性.以微粉化马来酸氯苯那敏与载体乳糖颗粒的混合物作为处方模型,Breezhaler?为分散装置;在60 L/min吸气流速下,采用快速筛分撞击器(FSI)、安德森级联撞击器(ACI)和新一代撞击器(NGI)分别在5种吸气体积(0.5、1、2、4和5L)下对该DPI模型进行体外测试.结果表明,FSI、ACI和NGI能准确评价DPI药物递送表现的吸气体积阈值分别为1、2和2L.此外,在吸气体积小于2 L的条件下,FSI的评价结果更趋近于制剂处方经Breezhaler?递送后的实际分散情况,而ACI的评价结果更能表现颗粒分布的全貌.当吸气体积不小于2 L时,NGI得到的微细颗粒沉积总量与FSI基本一致,而与ACI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ACI固有结构所造成的级间损失有关.本研究为不同撞击器在DPI体外评价和可能的体内外相关性模型建立中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