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23)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采用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首次确诊的450例HBV相关HCC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持续NAs治疗组193例,HCC后NAs治疗组257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均衡两组的基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无复发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CC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持续NAs治疗组患者HCC临床特征与HBV DNA载量的关系。结果:匹配前,持续NAs治疗组中有肝硬化、体重指数≥25.0 kg/m 2、单发肿瘤、肿瘤最大径≤5 cm、Child-Pugh分级A级、中国肝癌分期方案Ⅰ期的比例分别为93.8%(181/193)、45.1%(87/193)、70.5%(136/193)、82.4%(159/193)、74.6%(144/193)、74.6%(144/193),分别高于HCC后NAs治疗组的87.5%(225/257)、44.0%(113/257)、61.1%(157/257)、55.3%(142/257)、63.8%(164/257)、56.0%(144/257);持续NAs治疗组有饮酒史、发生门静脉癌栓的比例分别为12.4%(24/193)和3.1%(6/193),分别低于HCC后NAs治疗组的33.9%(87/257)和10.5%(27/2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86、7.58、4.27、36.63、8.15、21.05、27.21、8.88,均 P<0.05)。匹配后,持续NAs治疗组和HCC后NAs治疗组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分别为388 d和277 d,5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0.0%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0, P=0.021)。多因素分析显示,HCC前未行抗病毒治疗、多发肿瘤、肿瘤最大径≥5 cm、姑息治疗是影响HBV相关HC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为1.509、1.491、0.446、1.472,均 P<0.05)。匹配后,持续NAs治疗组的肿瘤最大径( r=0.175, P=0.042)、发生门静脉癌栓( r=0.210, P=0.014)、HBV相关HCC复发( r=0.178, P=0.038)与HBV DNA载量均呈正相关。 结论:尽早启动NAs抗病毒治疗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进展至HBV相关HCC的肿瘤学特征,提高无复发生存率,而确诊HCC前未行抗病毒治疗、多发肿瘤、肿瘤最大径≥5 cm、姑息治疗则是影响HBV相关HC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Nucleos(t)ide analog,Carcinoma, hepatocellular,Prognosi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