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组成结构对不同耕作模式的响应机制

wf(2022)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揭示东北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群落对旋耕、深松、深翻和秸秆还田方式的响应机制,在长期定位种植区采集旋耕(RT)、深松(SU)、深松秸秆覆盖(SS)和深翻秸秆还田(DP)土壤样品,研究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土壤中优势菌门,SU、SS处理下子囊菌门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的相对丰度最高,DP处理下担子菌门银耳纲(Tremellomycetes)的相对丰度最高.土壤中腐生菌群、与玉米共生的内生菌和外生菌根菌在SS中相对较高.4个处理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依次为SS>RT>SU>DP.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纤维素酶活性、速效钾、有机质、速效磷、土壤碱解氮与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显著相关.在黑龙江西部玉米种植地区以深松秸秆覆盖的耕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