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野生型与栽培型甘草代谢组分比较及定量分析

HAN Jian-xun, LI Ting, FU Meng,HOU Wei-jing,XIAO Jin-jin, WEI Hai-yan,SUN Zhao-zeng

wf(2022)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比较及定量分析不同产地野生型与栽培型甘草代谢组分差异.方法:本研究以宁夏、新疆、内蒙、甘肃4地的3个野生型甘草和3个栽培型甘草为研究对象,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E/MSMS)建立了甘草中活性成分的筛查分析及定量检测方法,并比较分析不同产地野生型与栽培型甘草代谢物的差异.结果:本实验采用75%乙醇水溶液提取甘草中的代谢组分,利用UPLC-Q-TOF-MSE获得了不同产地野生型与栽培型甘草的代谢组分信息,结合UNIFI软件平台构建了甘草中20种活性成分筛查谱库,主要为有机酸类化合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阿魏酸、异甘草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元、新甘草苷、异甘草素、芒柄花素、芒柄花苷、甘草素、甘草酸、白玉兰亭B、去甲脱水淫羊藿黄素、甘草利酮、光甘草定、砂生槐异黄酮A、补骨脂定、甘草查耳酮A、桑皮酮、甘草次酸、脱氧甘草次酸;基于UPLC-Q-TOF-MSMS,利用外标法对甘草样品中甘草酸、甘草苷和甘草次酸进行准确定量,结果表明野生甘草比栽培型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甘草次酸含量普遍较高,且宁夏甘草尤为突出.本研究还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模型,对不同产地野生型与栽培型甘草代谢组分进行差异性代谢产物分析,发现m/z 951.453 9在野生组含量明显高于栽培组,经UNIFI软件Discovery未知物鉴定分析得其分子式可能为C48H72O19,经UNIFI天然产物筛查谱库鉴定该化合物为Cynanoside R3,为皂苷类化合物.结论:本研究从中药代谢组学角度初步揭示了不同产地及生长方式甘草的代谢组分差异性以及特征化合物,为基于化学分析技术的甘草溯源识别与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的研究策略.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