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裂小脑下前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22)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破裂小脑下前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09年9月至2022年9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破裂小脑下前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既往史、临床症状、Hunt-Hess分级、影像学资料等)、治疗方式(显微手术治疗和血管内治疗)、治疗安全性(术前或术中动脉瘤有无再次破裂出血,术后有无新发颅内出血、梗死以及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等)、疗效(动脉瘤是否完全夹闭或栓塞完全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栓塞效果采用改良Raymond-Roy分级评估)及随访情况(影像学随访和临床随访).结果 共计纳入17例破裂小脑下前动脉瘤患者,其中男5例,女12例;年龄24~77岁,平均(52±14)岁;4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既往有系统性血管炎病史.5例患者动脉瘤位于脑桥前段,7例位于脑桥外侧段,1例位于绒球段,4例位于皮质段.入院Hunt-Hess分级:Ⅱ级13例,Ⅲ级3例,Ⅴ级1例.显微手术治疗10例,血管内治疗7例.所有显微手术治疗患者动脉瘤均完全夹闭,血管内治疗患者术后即刻DSA评估动脉瘤改良Raymond-Roy分级均为Ⅰ级栓塞.安全性事件包括术前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1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面瘫1例.术后6个月随访,6例患者完成影像学随访,动脉瘤均未见复发;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14例,1分1例,3分1例,4分1例.结论 破裂小脑下前动脉瘤多见于中年、女性患者,且动脉瘤多数位于小脑下前动脉近端.针对破裂小脑下前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和血管内治疗各有利弊,但两种治疗方式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