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针刺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冻胚移植患者围移植期子宫内膜蠕动波及妊娠结局的随机对照研究

Acta Universitatis Traditionis Medicalis Sinensis Pharmacologiaeque Shanghai(2022)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冻胚移植患者围移植期子宫内膜蠕动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拟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FET内膜方案进行内膜准备;治疗1组患者在常规进行内膜准备基础上,于月经第2天至移植前1 d行针刺治疗,隔日1次,治疗周期为1个月经周期,并在移植前30 min、移植后30 min均予针刺治疗;治疗2组患者在常规进行内膜准备基础上,于移植前30 min、移植后30 min予以针刺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于胚胎移植前30 min、移植后30 min,检测并计算所有患者的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UPF),并比较不同UPF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于移植日检测所有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研究过程中,治疗1组1例患者脱落,治疗2组2例患者脱落,对照组1例患者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治疗1组49例、治疗2组48例、对照组49例.①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8.98%、31.25%、28.57%,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患者的种植率分别为32.18%、17.65%、18.52%,治疗1组患者的种植率明显高于治疗2组和对照组(P<0.05).②移植后,3组患者的UPF较移植前均明显增加(P<0.05),但治疗1组患者的UPF明显低于治疗2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2组的UPF亦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UPF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UPF>1且≤2次/min)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最高.③移植日,治疗1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2组、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1组、治疗2组患者的子宫内膜血流PI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干预IVF-ET冻胚移植患者,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围移植期UPF,改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提高种植率,且1个月经周期的针刺干预方法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