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20年河南主推中筋小麦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Seed(2022)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解河南中筋小麦主推情况及其遗传多样性,为亲本材料筛选提供依据,以河南省2005—2020年主推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计算、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对13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面积推广应用的46个中筋小麦品种中,半冬性、国审品种占较大份额,占比分别为65.2%、71.7%.主推年限最长的品种是矮抗58,于2005年通过审定,主推年限为14年.1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CV)为1.76% ~71.64%,平均为15.22%.其中,稳定时间的CV最大,容重的CV最小;H'为1.07~3.75,平均为2.64.其中,产量的H'最大,遗传基础较宽;蛋白质含量的H'最小,遗传基础相对较弱,应注意拓宽遗传基础.在平方欧氏距离3.0处,小麦被聚为四大类.类群Ⅰ包括豫农416、开麦21、焦麦266、周麦22等32个品种(占比72.7%),遗传距离较小,品种培育应注意突破.推广年限较长的前10个品种中有7个在类群Ⅰ中,3个在类群Ⅱ中.类群Ⅰ、Ⅱ中的品种综合实力较优,且类群Ⅰ的综合实力更强于类群Ⅱ,可作为育种亲本资源.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