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6例临床病理分析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Wannan(2022)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病理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6例ES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低级别ESS(LG-ESS)18例,高级别ESS(HG-ESS)8例,并进行随访.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E1/AE3、CD10、h-caldesmon、Des、ER和PR在26例ES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26例ESS患者平均年龄(50.81±11.51)岁,肿瘤直径0.5-24.0 cm.其中Ⅰ期17例,Ⅱ期3例,Ⅲ期4例,Ⅳ期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异常阴道出血、月经紊乱和盆腔包块,主要治疗方式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7%、91.3%、91.3%.其中Ⅰ+Ⅱ期HG-ESS患者与Ⅲ+Ⅳ期HG-ESS患者术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G-ESS组织与HG-ESS组织AE1/AE3、CD10、h-caldesmon、Des、ER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G-ESS组织PR阳性表达率高于HG-ESS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G-ESS患者中Ki-67阳性表达率低于HG-ES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ESS病理形态学多样,可伴多种成分分化,容易被漏诊或误诊,确诊需要依靠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标记,必要时行分子病理学检测,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预后较好.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