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密度对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研究流水养殖系统中养殖密度对井冈山地区西伯利亚杂交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初始体质量为(7.89±0.45)g的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为对象,设置了低密度组(1.16 kg/m3)、中密度组(1.74 kg/m3)和高密度组(2.32 kg/m3)三个密度组进行为期90 d的养殖生产实验,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密度组西伯利亚杂交鲟生长指标、体成分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发现低密度组幼鱼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各密度组实验鱼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水分和灰分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存在显著差异,粗脂肪和粗蛋白未出现显著差异.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H-ST)的活性在实验末期低、中密度组显著高于高密度组,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幼鱼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不断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MDA和CAT在实验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差异.高密度组与生长相关的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IGF-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组与应激相关的热休克蛋白70基因(HSP70)表达水平在45 d出现差异,90 d后高密度组显著高于低密度组;低密度组热休克蛋白90基因(HSP90)表达水平在30 d时显著低于中、高密度组,实验末期,3个密度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本实验中、低密度条件下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性能,建议将井冈山地区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养殖密度控制在1.16~1.74 kg/m3.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