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动脉闭合策略:ProGlide血管闭合装置后闭合技术优于外科修复

Academic Journal of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2022)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ProGlide血管闭合装置的后闭合技术在清醒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拔管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行清醒VA-ECMO救治并撤机患者的临床结局.根据使用的血管闭合方式,将患者分为ProGlide后闭合技术组(ProGlide组)和外科修复组.分析患者全因住院死亡率、动脉拔管闭合操作时间、出血相关事件、30 d内血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共35例患者最终纳入研究,其中21例(60.0%)使用ProGlide后闭合技术,14例(40.0%)使用外科修复技术.全组患者男21例(60.0%)、女14例(40.0%),平均年龄(49.20±10.52)岁,VA-ECMO支持的中位时间为10.0(8.0,12.0)d,全因住院死亡率为11.4%(4/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后,在主要观察终点中,两组的全因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8,95%CI 0.09~6.89,P=0.826).次要观察终点显示,ProGlide组具有更少的动脉拔管闭合操作时间(β=14.14,95%CI 7.22~21.05,P<0.01)及更短的撤机后ICU停留时间(β=2.11,95%CI 0.20~4.02,P=0.032).两组均无主要出血事件及30 d内主要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但ProGlide组次要出血事件及30 d内次要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外科修复组(OR=0.13,95%CI 0.02~0.88,P=0.036;OR=0.05,95%CI 0.00~0.59,P=0.018).ProGlide组患者撤机时重症监护室疼痛观察工具法(CPOT)评分明显低于外科修复组(β=1.26,95%CI 0.37~2.14,P=0.007),外科修复组动脉缝合时需要额外使用瑞芬太尼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OR=0.06,95%CI 0.01~0.36,P=0.002).结论 在清醒VA-ECMO动脉拔管过程中,采用ProGlide血管闭合装置的后闭合技术是安全、有效的.与外科修复方法相比,ProGlide血管闭合装置的后闭合技术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及血管相关并发症少、患者疼痛感轻的优势,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一定作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