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性黄斑区视网膜劈裂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21)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高度近视性黄斑区视网膜劈裂(myopic macular retinoschisis,MRS)的临床特征及不同程度MR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上海市成年人高度近视流行病学调查项目中的50岁以上高度近视238例238眼纳入横断面研究.按照MRS的程度分为5组:无黄斑劈裂(S0)组、中心凹外劈裂(S1)组、中心凹劈裂(S2)组、中心凹+中心凹外劈裂(S3)组、全黄斑区劈裂(S4)组.S0组设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全面的眼科检查,观察近视萎缩性黄斑病变(atrophic myopic maculopathy,AM M)的分级、黄斑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ERM)和玻璃体黄斑牵拉(vitreomacular traction,VM T)的状态,基于SS-OCT测量黄斑区不同方位黄斑巩膜高度(macular scleral height,MSH).结果:238眼中存在MRS的89眼(37.4%),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S组鼻侧、颞侧及下方MS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RM、VMT和A2以上AMM发生率在MRS组中更高(P<0.05).在S1~S4各组中,S2组眼轴最短(P<0.001),A1以下轻症AMM比例最大(36.4%,P=0.046),与S0组更为接近.结论:长眼轴、黄斑区后巩膜膨出、VMT和严重AMM是MRS形成的危险因素.中心凹劈裂与中心凹外劈裂形成机制可能存在差异,需要长期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