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快速变薄是羟氯喹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预测指标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Ophthalmology(2022)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北加州Kaiser Permanente医学中心眼科的Ronald教授及其团队于2022年8月在《Ophthalmology》杂志发表了一项回顾性病例研究,报告了长期使用羟氯喹者,其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的随访结果。该研究纳入301例长期使用羟氯喹(≥5年)的患者,在随访期内至少接受4次OCT检查,最短随访期为4年。主要观察指标为除黄斑中心凹外,ETDRS分区内各区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图1)。根据ETDRS内外环视网膜平均厚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将患者分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相对稳定变化组和具有明显下降拐点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快速变薄组,并对两组进行比较。在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快速变薄组中,根据其是否在OCT或10-2视野检查上存在典型羟氯喹视网膜病变改变,进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长期使用羟氯喹的患者中,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相对稳定变化组219例,其视网膜厚度平均每年减少(0.62±0.45)μm,而在快速变薄组的82例患者中,其视网膜厚度平均每年减少(3.75±1.34)μm。在快速变薄组中,有38例患者在OCT或10-2视野检查上表现出典型的羟氯喹视网膜病变改变,在随访期内视网膜厚度减少(25.1±6.2)μm;而不存在典型羟氯喹视网膜病变改变的患者在随访期内视网膜厚度减少(15.7±4.0)μm,明显小于有典型改变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平均每年减少2μm以上时,则被认为是视网膜的快速变薄。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