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TL1A升高对ANCA相关血管炎活动度的临床价值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2022)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配体相关分子1A(TL1A)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2月在该院就诊并确诊为AAV的患者51例纳入AAV组,同期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的频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TL1A、白细胞介素-17(IL-17)和IL-23的浓度.采用Spearman法用于评估血清TL1A与实验室指标、IL-17、IL-23、Th17及疾病活动度评分指标BVAS-2003间的相关性.结果 AAV患者多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肾脏和肺部表现最为常见.AAV组具有更高水平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和C反应蛋白(CRP)以及更低水平的血红蛋白浓度(Hb)、淋巴细胞计数(LYM)、血清清蛋白(ALB)和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V组具有更高水平的TL1A(P<0.05),且Th17、IL-17及IL-23在AAV组中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AAV患者中血清TL1A与IL-17、Th17频率、CRP、2003版伯朝翰血管炎评分(BVAS-2003)及GFR间均呈显著相关性(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TL1A预测AAV疾病活动度具有较好的价值.结论 血清TL1A与BVAS-2003评分密切相关,或可成为用于评价AAV疾病活动度的生物标志物.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