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揭示贵州省土壤对侵蚀的敏感程度,阐明贵州省土壤可蚀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壤调查数据及《贵州土种志》,采用EPIC(Erosion-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模型计算贵州省全省土壤可蚀性K值,在Arc-GIS中运用克里金插值法,对贵州省土壤可蚀性K值进行了空间插值,探究了土壤可蚀性的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并重点分析成土母质、海拔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对K值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1)贵州省各土壤类型表层土的平均K值介于0.0230~0.0477 t·hm2·h/(MJ·mm·hm2),其中红黏土的K值最大,为0.0477 t·hm2·h/(MJ·mm·hm2),其次是潮土为0.0460 t·hm2·h/(MJ·mm·hm2),新积土的K值最小,为0.0230 t·hm2·h/(MJ·mm·hm2);(2)全省以中低和中可蚀性土壤为主,土壤可蚀性值较高,土壤侵蚀风险大;(3)全省K值分布的空间差异性较大,从西向东逐渐增加,呈黔东>黔中部>黔西的变化趋势,南北方向上呈黔北南部>黔中>黔北北部>黔南的变化趋势;(4)各类成土母质形成土壤的可蚀性值介于0.0284~0.0468 t·hm2·h/(MJ·mm·hm2),页岩发育形成土壤的K值都较大(黄棕壤除外),砂岩发育形成土壤的K值较小;(5)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可蚀性K值总体上呈现出降低的趋势;(6)土地利用方式对K值有明显的影响,其土壤可蚀性值大小依次为水田>旱地>草地>灌木>林地.研究结果较好地显示了贵州省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的影响因素,可为贵州省土壤流失预报、水土保持普查等提供参考.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