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土生金,肺合大肠"角度探析参苓白术散防治炎性肠病思路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2)

引用 0|浏览24
暂无评分
摘要
炎性肠病(IBD)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IBD的全球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上具有一定优势.中医将IBD多依据临床症状而命名,多归属"休息痢""久痢""泄泻""痢疾""肠澼"等范畴,认为IBD病机以脾虚湿盛贯穿疾病发展始终,肺与大肠相合,肺脾气机联动,肺脾气虚,湿热内蕴,瘀血阻络发为本病,从"肺合大肠"角度认为肺肠气机失衡,肺肠津液代谢失常,肺肠营阴受损是IBD发生的主要机制;结合IBD慢性、复发性、弥漫性的主要发病特点和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认为IBD的发生均与"肺肠"密切相关,在治疗思路上可补脾益肺、从肺治肠,一方面补脾祛湿,另一方面补母益子而调肠.参苓白术散为治疗IBD常用经典用方,主为益气健脾,渗湿止泻,更有"培土生金"之功,通过"培土生金"增强肺的功能反过来达到调节肠道的作用,促进IBD恢复.该文重点阐述参苓白术散通过健脾益肺达到调节肠道机制,结合现代研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与调节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黏膜修复改善屏障功能、肠道菌群等多个环节发挥治疗IBD作用,为IBD的辨治过程中重视肺-脾-大肠轴调治和后续开展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