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平扫征象诊断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价值

Journal of Clinical Radiology(2022)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索CT平扫征象在诊断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12年2月至2021年5月SISMAD和与其症状类似的非SISMAD的患者CT平扫征象.对两组CT平扫征象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以及Pearson X2检验和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出诊断SISMAD特征性CT征象,并应用诊断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54例(男45例、女9例)SISMAD患者,90例(男55例、女35例)非SISMAD患者,包括38例(男24例、女14例)肠系膜上动脉(SMA)栓塞患者和52例(男31例、女21例)SMA正常的其他腹痛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CT平扫征象:SMA主干扩张(P<0.001)、SMA周边脂肪浑浊(P<0.001),SMA管壁高密度征(P<0.001)、SMA主干管腔CT值(P<0.001).Logistics回顾分析结果表明:扩张的SMA主干是诊断SISMAD最具有意义的CT平扫征象(P<0.001),曲线下面积(AUC)为0.962(P<0.001),且当扩张的SMA主干达10.3 mm时,其诊断敏感度为90.7%,特异度为92.2%.结论 CT平扫征象中SMA主干扩张对诊断SISMAD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能提高初始诊断率.当SMA主干直径超过10.0 mm时,应及时行增强CT,以免漏诊SISMAD.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