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品系中鸡青胫性状的遗传规律分析及分子基础初探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2022)

引用 0|浏览13
暂无评分
摘要
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青胫性状受隐性伴性基因或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为探明培育品系W系青胫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分子基础,本研究首先选取W系黑羽青胫与洛岛红黄羽黄胫的成熟公、母鸡(1♂:5♀)进行正反交试验,然后对后代中青、黄胫母雏各4只的胫部皮肤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正交后代有青胫293只(♂ 172只,♀121只),黄胫51只(♂20只,♀31只);反交后代有青胫256只(♂ 156只,♀100只),黄胫73只(♂29只,♀44只),正或反交后代均有两种胫色,且青胫显著多于黄胫,表明W系青胫性状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将有胫色分离的杂交组合后代按胫色、羽色统计,青、黄胫个体分别为黑、黄羽,青、黄胫分离比符合1 ∶ 1(121 ∶ 117),因此青、黄胫性状或黑、黄羽性状可能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雏鸡的胫部皮肤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黑色素生成通路(P<0.01),Mc1r基因和已知参与黑色素合成的基因如Tyr、Tyrp1在青、黄胫皮肤中的表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另外,一些尚无报道参与胫色形成的基因如Wnt16、Wnt3a、Fzd10等也存在极显著差异.青胫性状的形成除涉及显著富集的黑色素生成通路外,还涉及细胞外基质与受体信号、信号传导、细胞骨架与迁移、细胞黏附、鞘脂与糖脂代谢.综合遗传分析与转录组分析,本研究推定培育品系W系中的青胫性状受Mc1r基因控制,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青胫性状的形成涉及多个信号通路,这为青胫性状形成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