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针和不同刺激参数电针干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疗效差异研究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2)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手针及不同刺激参数下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小鼠的疗效差异,筛选针刺治疗UC的最佳干预方法及刺激参数.方法 5%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水诱导小鼠建立UC模型,选取双侧"天枢"穴、双侧"上巨虚"穴进行针刺干预.实验1:在实验第7~11天对小鼠进行针刺干预,每次干预15分钟.空白组与模型组不给予治疗;治疗组分别为电针1组(疏密波,2/100 Hz,0.3 mA)、电针2组(疏密波,2/100 Hz,0.6 mA)、电针3组(疏密波,2/100 Hz,0.9 mA)、电针4组(连续波,100 Hz,0.9 mA)、手针组.实验2:在实验第3~11天对小鼠进行针刺干预,每次干预15分钟.空白组与模型组不给予治疗;治疗组分别为电针1组(疏密波,2/100 Hz,第3~6天:0.3 mA,第7~11天:0.9 mA)、电针2组(疏密波,2/100 Hz,0.3 mA)、电针3组(疏密波,2/100 Hz,0.9 mA)、手针组.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ase-9,MMP9)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1中电针1组、电针3组小鼠结肠长度较模型组明显增加(均P<0.05),其中电针3组小鼠体质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且结肠组织炎性浸润减轻,其他组未见明显差异.实验2中电针2组、电针3组小鼠体质量较模型组增加(P<0.01;P<0.05),两组DAI评分较模型组降低(P<0.01;P<0.05),结肠组织中TNF-α、MPO、MMP9表达下降,但电针3组小鼠结肠长度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结肠组织损伤较轻.电针治疗UC的疗效优于手针,疏密波疗效优于连续波,频率2/100 Hz疗效优于100 Hz,2/100 Hz下0.9 mA疗效优于0.3 mA、0.6 mA.结论 针刺治疗UC小鼠的最佳干预方式为电针,最佳刺激参数为0.9 mA、2/100 Hz、疏密波.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