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态学和DNA分子鉴定的珠江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比较研究

Journal of Tropical Oceanography(2022)

引用 1|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于2019年12月使用4种不同型号网具采集了珠江口浮游动物,进行形态学鉴定和DNA分子鉴定,分析珠江口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比较不同调查方法对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结果的影响.形态学镜检鉴定浮游动物36种(类),其中浮游幼虫6类.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15±96ind.·m–3,平均生物量为0.21±0.14g·m–3;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3536±2444ind.·m–3,平均生物量为0.56±0.33g·m–3;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4314±4172ind.·m–3,平均生物量为0.50±0.25g·m–3;25#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6741±3826ind.·m–3,平均生物量为4.33±3.42g·m–3.研究结果表明网具孔径大小对浮游动物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三个站点水体DNA样品注释出15种浮游动物;使用浅水Ⅱ型网采集的DNA样品注释出19种浮游动物;镜检样品鉴定浮游动物17种.水体DNA样品能检测出更多的微型浮游动物如原生动物等;网采样品能过滤更多的水样,有利于采集更多的大中型浮游动物,更能充分反映优势类群如桡足类的种类和数量.研究结果表明,水体DNA可检出浮游幼虫和原生动物等较难镜检鉴别的种类,采用不同型号网具采集浮游动物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研究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多种调查方法的结合有助于全面了解研究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