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3-2020年登革热流行及聚集特征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2021)

引用 3|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登革热流行及聚集特征,为今后针对性防控措施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云南省2013-2020年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据,利用ArcMap 10.7软件绘制分布地图、SaTScan v9.3软件进行空间扫描分析.结果 2013-2020年,云南省106个县(区)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14031例,其中本地病例11505例、境外输入病例2507例、省外输入病例19例;疫情呈"锯齿状"升高态势.总体疫情扫描探测出2个一级聚类区和2个二级聚类区(均P<0.05),一级聚类区为景洪市[对数似然比(LLR)=22647.97]和瑞丽市(LLR=10125.08),二级聚类区为勐腊县(LLR=1167.76)和耿马县(LLR=1061.22).2013、2015、2017和2019年均扫描探测出一级聚类区.本地病例出现在边境10个县,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缅甸、柬埔寨和老挝是主要来源国.上半年以输入病例为主、下半年以本地病例为主,7月开始上升,8-10月达高峰期,11月开始下降.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1∶0.88,15~60岁年龄组占79.78%,发病前5位人群构成分别为商业服务人员(20.95%)、农民(20.52%)、家务及待业人员(11.17%)、离退人员(8.97%)和学生(7.31%).结论 云南省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亟待做好输入病例管控、媒介伊蚊监测及控制工作,为登革热可持续控制提供保障.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