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春玉米子粒乳线和水分变化与灌浆特性的关系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2021)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选择7个不同类型的春玉米品种,通过对灌浆期子粒乳线和含水量、子粒重量的连续测定,明确乳线与子粒水分、子粒水分与授粉后积温的关系,为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筛选提供依据.结果 表明,7个参试品种授粉至生理成熟天数、积温需求和百粒重差异明显,灌浆后45 d乳线下移到子粒62.4%~76.2%处,62~70 d乳线先后消失.随着乳线下移子粒含水率呈明显的直线下降趋势,乳线比例可以预测子粒水分和灌浆天数变化,生理成熟后达到低水分粒收要求所需天数在品种间均可相差1倍.参试品种子粒含水率与授粉后积温均符合Logistic Power非线性增长模型.授粉后,7个品种子粒含水率降低到机械收获子粒含水率25%时,各品种所需授粉后积温1298.6~1463.2℃·d,平均1375.7℃·d;达到18%~ 22%子粒含水率时,所需授粉后积温为1414.8~1827.9℃·d.因此,选择生理成熟后脱水快和收获期子粒水分低的品种,延期收获降低水分含量是提高西北春玉米粒收质量的关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