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水提物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镇静催眠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

China Pharmacy(2021)

引用 4|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建立茯苓水提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并考察其与镇静催眠作用的谱效关系.方法:将10批不同产地茯苓经水提后得水提物.采用UPLC法测定该水提物,色谱柱为Waters HSS-C18,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乙腈-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4~0.2 mL/min,检测波长为210、242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μL.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建立10批茯苓水提物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指认.以小鼠的入睡率、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持续时间为单一药效指标,考察戊巴比妥钠协同作用下10批不同产地茯苓水提物的镇静催眠作用;将单一药效指标和总药效(由单一指标经层次分析法计算而得)进行数据转化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茯苓水提物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与单一药效及总药效的关联度.结果:10批茯苓水提物共有24个共有峰,指认出11个成分,分别为16-羟基松苓新酸(6号峰)、16α-hydroxytrametendic acid(7号峰)、茯苓酸B(9号峰)、去氢土莫酸(10号峰)、茯苓酸A(12号峰)、猪苓酸C(15号峰)、3-O-乙酰基-16α-羟基松苓新酸(17号峰)、去氢茯苓酸(20号峰)、茯苓酸(21号峰)、松苓新酸(22号峰)、脱氢齿孔酸(24号峰).经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24个峰与睡眠持续时间的关联度均大于0.6(0.6115~0.8118),与入睡潜伏期的关联度除14、24、2号峰外,其余均大于0.6(0.6059~0.7904);与入睡率的关联度除23、19、17、5号峰外,其余均大于0.6(0.6064~0.7216);与总药效的关联度除2、5、19号峰外,其余均大于0.6(0.6190~0.7812);与总药效关联度排名前10位的色谱峰分别为15号峰(猪苓酸C)、16号峰、8号峰、11号峰、12号峰(茯苓酸A)、1号峰、7号峰(16α-hydroxytrametendic acid)、3号峰、9号峰(茯苓酸B)、20号峰(去氢茯苓酸).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茯苓水提物的UPLC指纹图谱,指认了11个共有峰成分;猪苓酸C等10种成分与镇静催眠总药效关联较大,初步揭示了茯苓镇静催眠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