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秘色瓷工艺特征的研究

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2020)

引用 1|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土了包括秘色瓷在内大量晚唐至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精品和瓷质匣钵.本文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仪(EDXRF)和热膨胀仪(D1L)对上林湖后司岙窑址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普通越窑青瓷、瓷质匣钵胎釉元素组成和胎体的烧成温度进行测试分析.初步研究表明:(1)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普通越窑青瓷和瓷质匣钵胎体的元素组成无明显差异;秘色瓷在原料选择和淘洗方面上略显较为精细.(2)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和普通越窑青瓷釉的元素组成亦比较接近,据釉料配方的物理化学性能判断皆属于具有明亮光泽的高钙釉.(3)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胎体、普通越窑青瓷胎体和瓷质匣钵的理论烧结温度较为接近,而测试获得胎体的烧成温度略有差异,其中晚唐、五代时期普通越窑青瓷胎体的烧成温度较高,约1220^左右,而晚唐时期秘色瓷和瓷质匣钵的烧成温度基本处于1150~1200℃间,五代时期秘色瓷和瓷质匣钵的烧成温度处于1120~1190℃间,呈现出无论晚唐或五代时期,普通越窑青瓷胎体的烧成温度均皆略高于秘色瓷.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