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环城游憩带视角下的大都市游憩空间特征研究 ——以广州市为例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202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环城游憩带理论对于理解以大都市游憩需求带动的土地利用演化和乡村振兴均具有指导意义.传统的环城游憩带理论,需要更多更深入的定量化研究,特别是新型数据支持下的大都市环城游憩空间特征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兴趣点(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为基础,利用回转半径法和空间分布曲线、平均城市中心距离和空间离散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广州市环城游憩空间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广州市环城游憩资源存在从内圈层到外圈层分布的距离衰减效应,主要影响区域为40 km以内的圈层范围;环城游憩空间可划分为20 km以内的内环城综合游憩带、20~40 km外环城次级综合游憩带、40~70 km郊区休闲带以及70 km以外的远郊度假带.广州市环城游憩资源类型丰富,不同类型游憩资源的空间分布与集聚形态差异显著;以行政区为单元,辨识出番禺综合型游憩区,白云综合型游憩区,黄埔次级综合型游憩区,花都次级综合型游憩区,增城生态休闲型游憩区,从化温泉度假型游憩区,以及南沙海滨休闲型游憩区等游憩资源特征区域.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