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肾脏病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血清活性维生素D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关系

CHEN Meng-xian,ZHAO Yuan-gang, YANG Liu,ZHANG Chun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circulation(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中活性维生素D(VitD)水平与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关系.方法:选取入住本院肾脏病透析中心接受CAPD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247例.依据血清VitD水平将纳入患者分为VitD正常组(n=56)、VitD不足组(n=80)和VitD缺乏组(n=111).另纳入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9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统一应用含1.24nmol/L钙和1.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进行规范化的CAPD至少3个月及以上的透析.比较CAPD开展前及其执行3个月后患者血液中VitD、hs-CRP、IL-6和NLR水平,并分析CAPD前后VitD与三种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结果:CAPD前后,各组血清VitD以及hs-CRP、IL-6和NLR水平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VitD正常组、VitD不足组和VitD缺乏组患者血清VitD水平明显降低,hs-CRP、IL-6和NLR水平均显著增高(P均<0.05).VitD正常组、不足组和缺乏组患者血清VitD水平逐步下降,hs-CRP、IL-6和NLR水平均逐步增高,且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均<0.01).与CAPD前比较,CAPD后VitD正常组、不足组和缺乏组患者血清VitD水平均降低,hs-CRP、IL-6和NLR水平升高(P均<0.01).在CAPD前后,患者血清VitD水平均与hs-CRP、IL-6和NLR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结论:临床在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开展CAPD过程中应防治VitD水平下降,从而减少微炎症增加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确保CAPD治疗优势.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