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硫化氢和水杨酸对盐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2022)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以加工番茄KT-7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外源水杨酸(SA,0.15 mmol/L)、硫化氢(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50 mmol/L)对150 mmol/L Na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的渗透调节、活性氧代谢和快速叶绿素荧光的影响,以探讨H2S和SA这2种信号分子协同作用、以及实际生产中缓解加工番茄幼苗盐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外源SA和H2S处理及其复合处理均能有效缓解加工番茄幼苗受到的NaCl胁迫伤害.(2)与盐胁迫处理相比,外源SA、H2S处理使加工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根施外源0.15 mmol/L SA和喷施50 mmol/L H2S复配处理下加工番茄幼苗的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及H2O2产生速率均降到最小,而复配处理幼苗的脯氨酸含量达到最大.研究发现,盐胁迫下外源SA、H2S单一或复配处理均能提高加工番茄幼苗的耐盐性,且H2S和SA复配处理具有一定程度的协同作用,能够降低加工番茄叶片的失水,诱导幼苗渗透调节能力增加,使幼苗仍保持较完整的光合结构和较强的活力,进一步提高加工番茄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性,表明H2S和SA在减轻加工番茄盐胁迫伤害方面存在相互调控的机制.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