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山红心杉良种造林幼龄期密度效应分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2022)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陈山红心杉不同良种和初植密度对其幼龄期生长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旨在为红心杉良种的初植密度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5年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白云山林场营造的红心杉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连续5年树高、胸径等调查数据,分析2个陈山红心杉种子园良种(1代良种和1.5代良种)和4个初植密度(1667、3333、5000、6666株/hm2)控制下的早期生长动态效应.[结果]1)造林初期,不同初植密度对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但造林6 a,低初植密度(1667株/hm2)林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显著高于其他3个密度,且低初植密度对1.5代良种影响大于1代良种;2)6年生红心杉早期生长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各密度林分间红心杉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差异达极显著,而良种效应未达显著水平,但林龄越大,良种对红心杉树高、胸径生长的正效应越明显,如造林6 a,低、中密度林分(1667、3333、5000株/hm2)1.5代良种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高于1代良种,但高密度林分(6666株/hm2)则相反;3)红心杉2个良种密度较大的林分(6666株/hm2)多为小径级林木,中密度林分(3333株/hm2和5000株/hm2)多为中径阶林木,大径阶林木则集中在低密度林分(1667株/hm2),造林密度越低,大径级林木株数越多,1代和1.5代良种大径级DBH>11 cm,单株出现频率分别达22.22%和23.33%.[结论]1)初植密度1667株/hm2有利于红心杉良种早期生长,且适合大径材培育;2)低、中密度种植对陈山红心杉1.5代种子园良种生长优势更明显.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