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后路动态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Journal of Medical Biomechanics(2021)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固定(转动钉、滑动钉)对寰枢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用6具新鲜成人枕骨(Oc)~颈椎(C4)节段进行测试,分别模拟完整状态、损伤状态、坚强固定、转动钉固定、滑动钉固定.采用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在完整、损伤和不同固定状态下,通过脊柱试验机对标本分别施加1.5N·m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轴向旋转纯力偶矩.三维运动系统测量寰枢椎运动,分析比较固定节段角度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和中性区(neutral zone,NZ).结果 损伤状态下,寰枢关节ROM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均显著增加,产生了寰枢关节不稳.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坚强固定和动态固定后ROM均显著减小.与坚强固定比较,动态固定仅在侧弯方向上ROM较大.动态固定显著减小了在屈伸、侧弯和旋转方向上的NZ,且与坚强固定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寰枢关节动态固定后,在前屈、后伸和旋转方向上的稳定性与坚强固定相当,但在侧弯方向上较弱.动态固定能够维持寰枢关节的相对稳定.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