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密支那早白垩世钾玄质岩石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2021)

引用 0|浏览14
暂无评分
摘要
缅甸地处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段,紧临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作为喜马拉雅造山过程深部动力学在浅部的响应,该区发育了大量晚中生代-新生代岩浆岩,这些岩浆岩是揭示新特提斯演化过程及缅甸不同地块与青藏高原内部各块体之间大地构造属性的重要窗口.但是,目前该区域研究程度非常低,特别是东缅密支那地区几乎是空白.本文首次报道缅甸密支那地区的一套二长岩,锆石U-Pb年龄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130 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这套岩石具有高的SiO2(58.92%~63.73%)、全碱(Na2O+K2O=7.94%~10.14%)、K2O含量(3.88%~6.14%)、K2O/Na2O值(>1),以及富集LILE、LREE和亏损Nb-Ta-Ti特征,类似典型的钾玄质岩石.结合其Sr-Nd同位素组成以及低Sr/Y、La/Yb值和高Y、Yb含量,暗示密支那钾玄质二长岩来源于受俯冲流体/溶体交代的含金云母岩石圈地幔.综合区域上研究资料,认为密支那钾玄质岩浆形成于洋内俯冲的岛弧环境,是俯冲板块回撤或者断离后软流圈上涌导致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因此,大地构造上,密支那洋并不是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洋的南延,而是新特提斯洋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