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抗敏方对脾肾阳虚型慢性荨麻疹模型大鼠血清IgE、IFN-γ及腹腔液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1)

引用 4|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固本抗敏方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荨麻疹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和固本抗敏方高、低剂量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灌服冰水、冰水游泳、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控制饲料量、腹腔注射含卵白蛋白和氢氧化铝的生理盐水混合液建立脾肾阳虚型慢性荨麻疹大鼠模型.各给药组从实验第27天开始灌胃,固本抗敏方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固本抗敏方9.54、19.08g/(kg·d),氯雷他定组给予氯雷他定片0.90mg/(kg·d),正常组和模型组按10ml/(kg·d)容积灌服生理盐水,连续7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腹腔液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含量,肾脏、脾脏的碱性磷酸酶(ATP)活力,并进行过敏反应评分.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gE、cAMP含量,cAMP/cGMP及过敏反应评分显著升高,IFN-γ、cGMP含量降低,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增加,肾脏和脾脏中Na+-K+-ATP酶、Ca2+-Mg2+-ATP酶和总ATP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IgE、cAMP含量,cAMP/cGMP及过敏反应评分降低,cGMP含量升高,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减少,肾脏和脾脏中Na+-K+-ATP酶、Ca2+-Mg2+-ATP酶和总ATP酶活力上升(P <0.05或P <0.01);固本抗敏方低、高剂量组在升高IFN-γ含量方面优于氯雷他定组(P <0.01).结论 固本抗敏方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荨麻疹可能通过升高血清IFN-γ含量,降低IgE含量,从而抑制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稳定肥大细胞,同时能提升ATP酶活力.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