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寒""温"药性古今差异的文献考证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1)

引用 0|浏览28
暂无评分
摘要
淫羊藿在不同本草医书中药性记载不同,即有的记载为寒性,有的记载为温性.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历代本草对淫羊藿的"寒""温"药性的认识,同时对淫羊藿的基源进行考证,多角度分析淫羊藿"寒""温"药性变化的原因.据考证发现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到宋朝的《证类本草》记载淫羊藿的药性均为"寒"性,但自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其改为"温"后,此后历代本草、医书及当今的中药辞典、中药教科书等书籍多载为"温",只有少数古籍记载为"寒",而这些明代之后仍记载"寒"性的著作,如《神农本草经读》《神农本草经赞》等均是对《神农本草经》的解读和深化,故不排除遵古的思想;另外,各代淫羊藿来源也是相同的.所以淫羊藿药性的差异变化,可能是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医家的医疗实践,所获取的临床经验的差异,为了对新的实践结果在理论上获得支持,则出现了对其性味的重新思考,故将药性由寒改温.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