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2021)

引用 1|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为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相关因素,为预防小龙虾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发现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对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临床特征与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20年共发生25例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小龙虾进食量为5~25只,潜伏期为1~9.5 h,发病后至就医间隔时间为0.17~9 h,所有病例均出现肌肉疼痛,病例肌酸激酶(CK)含量亦不同程度升高(128~17851 U/L).10起小龙虾聚餐者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暂未发现食用小龙虾不同部位(虾头、虾线)与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病率相关.结论 广州市白云区报告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发病与食用小龙虾有关,但致病因素待进一步研究,建议加强小龙虾养殖、运输、销售和加工的监管,保障消费者健康.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