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Henan Journal of Surgery(2021)

引用 1|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12—2020-09间佛山健翔医院骨科收治的96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4例,女32例;年龄32~70岁,平均44.36岁.依据突出程度及影像学特征分型:突出型42例,脱出型38例,游离型16例.椎间盘突出部位:L4~554例,L5~S142例.全部患者均行PTED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疗效,以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的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功能量表(JOA)评分.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3~84 min,平均53.46 min.术中出血量20~51 mL,平均31.06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3~72 h,平均27.47 h.住院时间5~8 d,平均6.12 d.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麻痹3例,未予处理,均在3~5d内自行消退.未发生肠管损伤、椎旁血肿、椎间隙感染、血管损伤、神经损伤,以及硬脊膜破裂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依据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52例,良4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5.83%(92/96).术前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分别为(6.29±2.52)分、(69.85±12.49)分、(11.34±2.01)分,术后3个月时分别为(2.21±1.25)分、(18.12±8.29)分、(21.03±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术治疗LDH,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脊柱功能障碍、腰椎功能,近期疗效良好.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