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基于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观察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壁斑块变化情况

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2021)

引用 2|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颅内动脉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而常规影像学检查仅能显示管腔形态,无法显示管壁结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可用于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发展,辅助判断斑块稳定性,进而评估相关疾病发生风险.目的 基于3.0T HR-MRI观察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壁斑块变化情况,以为脑卒中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2016年收治的大脑中动脉狭窄(狭窄率≥50%)患者40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20例,非缺血性脑卒中20例.随访2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HR-MRI.患者在随访期间均严格按照神经内科医嘱积极治疗.分别比较缺血性脑卒中、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6、12、18、24个月管壁标准化指数(NWI)及责任斑块高度,并观察其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6、12、18、24个月NWI、责任斑块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6、12、18、24个月NWI、责任斑块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脑血管事件.结论 通过HR-MRI发现,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在常规治疗下血管壁斑块稳定,且脑血管事件再发风险较低.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