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Chrome浏览器插件
订阅小程序
在清言上使用

丹参酮ⅡA通过NF-κB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2021)

引用 1|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预实验筛选出脂多糖最佳的诱导浓度;采用最适浓度的脂多糖模拟HUVECs炎性损伤模型,通过CCK-8测定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对损伤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VCAM-1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NF-α、NF-κB、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表达情况.结果 CCK-8检测脂多糖浓度为100μg/mL时,细胞抑制率为47.5%,此时细胞的损伤适中,确定本实验诱导浓度为100μg/mL(P<0.01);在0.1~5.0μg/mL内,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能明显提高损伤后HUVECs细胞活性,但在10.0μg/mL时,HUVECs细胞的增殖明显减少(P<0.05),因此,后续实验丹参酮ⅡA的浓度选择为5.0μg/mL.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模型组HUVECs培养液中TNF-α、IL-1β、IL-6含量均增加(P<0.01),IL-10含量减少(P<0.01);与脂多糖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HUVECs培养液中TNF-α、IL-1β、IL-6含量均减少(P<0.05或P<0.01),IL-10含量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刺激诱导HUVECs中VCAM-1的表达增加,也增加了平均荧光强度(P<0.001),丹参酮ⅡA组显示出对脂多糖刺激的抑制作用,即平均荧光强度降低(P<0.05);对照组细胞质中有弱VCAM-1蛋白荧光表达,脂多糖模型组细胞质中有强VCAM-1蛋白荧光表达,而丹参酮ⅡA组中VCAM-1荧光表达弱于脂多糖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模型组HUVECs中TNF-α、NF-κB蛋白表达均上调(P<0.01),IκBα蛋白表达下调(P<0.01),与脂多糖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HUVECs中TNF-α、NF-κB p65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IκBα蛋白表达上调.结论 丹参酮ⅡA能够逆转脂多糖诱导的HUVECs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激活有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