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原菌致血流感染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Concepts & Practice(2021)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病原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院血流感染患者,选取最常见的4种病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计34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住院期间生化指标及血培养阳性前有创操作的时间和类型.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AKI诊断标准,AKI定义为48 h内肌酐升高≥26.5μmol/L或1周内肌酐水平增加超过基线肌酐水平的1.5倍.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分析不同病原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和发生率及预后.结果:348例患者中70例发生AKI,发生率为20.1%.AKI的发生率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23.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为22.2%、肺炎克雷伯菌为22.0%、大肠埃希菌为15.1%.与未发生AKI的患者相比,发生AKI的患者基础肌酐为(80.01±37.09)μmol/L,显著高于未发生AKI者[(69.98±46.40)μmol/L](P=0.008),并且发生AKI组患者接受的有创操作更多(70.0%比34.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病原菌所致血流感染的AKI患者中,有创操作是危险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OR)=3.2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80~5.89,P<0.001].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中AKI发生率(χ2=2.42,P=0.49)、肾功能恢复(χ2=6.40,P=0.09)、死亡(χ2=2.40,P=0.4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操作是不同病原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后AKI发生率和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