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血栓形成(附11例报告)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2021)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提高对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血栓形成的认识,减少血栓形成及栓塞风险.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儿童血液与肿瘤科住院的恶性肿瘤患儿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响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转归.结果:血栓形成率:2013年1月-2020年6月,共收治恶性肿瘤患儿727例,相关性血栓形成11例(1.51%).肿瘤类型与血栓部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6例(54.55%);静脉血栓形成10例(90.9%).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7例(63.64%)血栓发生在导管相关部位.化疗与感染:有3例(27.27%)患儿应用培门冬酶合并重症感染.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诊断:动脉血栓表现为皮肤发凉、苍白,变黑,远端动脉搏动消失.静脉血栓表现为肢体肿胀,伴或不伴疼痛、活动受限.11例患儿出现症状后均经过血管B超明确诊断.治疗与转归:经过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7例血栓完全消除,3例血栓部分消除,1例截肢,无1例血栓栓塞发生.结论: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性血栓形成与肿瘤类型、治疗阶段、PICC应用、培门冬酶、感染等多个因素相关,发生在导管相关部位多见.临床表现以静脉血栓形成多见,表现为肢体肿胀、或伴有疼痛、活动受限.B超诊断方便快捷,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效.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